
故宮銅缸
作者:更新時間:2019-03-18 15:56:31瀏覽次數:
我們走在故宮當中,只要細心觀察就會發現,每一口大銅缸都被放置在一個帶有方形缺口的石質基座之上,到了冬天太監就會在這個石質基座之內生好炭火,基座的方形缺口就相當于是民間火炕的灶眼,太監可以通過這個灶眼來添加木炭生火。而對于銅缸為何要在冬天裹棉被烤火“取暖”?
故宮專家這樣解釋道:其實這就是個生活常識,因為北京是溫帶大陸性氣候,常年干燥少雨,而故宮建筑都是木質結構房屋,所以天氣一旦過于干燥,皇宮內就很容易引起火災,人為導致結果也是一樣的。所以這308口裝滿水的大銅缸,在皇宮發生火災后,就是一個非常及時的消防工具。
乾清門外兩側的10口大鈾缸格外引人注目。大銅缸金光閃閃,在紅色宮墻的映襯下,赤行富麗堂后皇,氣熱血甚壯。然而,這些大銅缸和大鐵昔日皇宮卻不是裝餓用品,而是用來貯水的防火用具。缸內平時注潢汪水,隨時可以滅火。到了冬季,為了防止結冰,專有內務府太監負責在缸外套上校風套保溫并加蓋,缸底還要烯起炭火,直到來年春暖時才撤火。故宮博物院成立以后,為防止缸內積水,在缸底均鉆有漏水孔。